您当前的位置:主页 > 弹簧知识百科 > 弹簧的校正工艺
弹簧的校正工艺

弹簧的校正工艺
螺旋压缩弹簧在端面磨平结束后,如果弹簧的自由高度、垂直度、节距、外径等未达到图样上规定的偏差时,则往往需要校正加工。
校正操作目前一般均处于手工或半手工作业状态,常用的工具是:金属丝在4mm以上的弹簧,多用手板压力机、劈距机、冲床等;金属丝在4mm以下的弹簧,则多用具有楔形刃口的专用工具、钳子、铁锤等。校正加工就是利用这些工具使弹簧局部产生塑性变形,以达到图样所要求的尺寸。
1、校正工艺的应用
1)外径的校正。一般情况下卷簧是可以保证外径偏差的,但当弹簧的旋绕比太大和弹簧外径公差要求特别严格对(超出弹簧有关标准要求),则外径需要一定的校正。校正工具常用的有专用钳、专用压板和心轴等。
2)节距和高度的校正。当节距作为验收主要指标和弹簧自由高度不能保证的情况下,可采用校正的办法来调整。
3)垂直度的校正。为达到高精度垂直度的要求时,而在磨削时叉无法保证的情况干’。可通过校正工艺来提高垂直度的精度。
2、校正的利弊与减少校正的途径校正工艺是通过一定的工具,使弹簧产生局部的塑性变形而达到图样规定的要求的。这种工艺具有两面性:一方面提高了尺寸精度,另一方面往往给弹簧的性能造成不良影响,甚至带来损伤。
为了减少校正对弹簧性能的影响,校正后应进行去应力退火处理。
校正工艺劳动强度高、费时,增加了制造成本。因而之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。以减少或取消校正工艺。
1)在保证弹簧主要性能的前提下,在设计时对垂直度、节距均匀度等指标尽量不要提出过高地要求。
2)提高弹簧材料力学性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,尤其是弹簧材料抗拉强度的波动范围应尽量小。
3)提高卷簧精度。使弹簧两端圈的螺旋角、并圈均匀一致、节距均匀一致,自由高度的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。
4)提高磨簧精度。使弹簧的垂直度尽量满足图样的要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