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分析弹簧受力,自身弹力与重力抗衡,F弹=kx(k是劲度系数,x是伸长量)
把弹簧分成一段一段的,对于上端的部分弹簧。被它下段的弹簧拉着,伸长也变长,而越往下,重力越小,伸长也就越小。这是放手前的状态,简单概括,下段受到的弹力小,上端的大,以此为基础。放手后,在下落之前的瞬间,它会收缩,这是很快的,你的图片已经放慢很多了(从旁边的人头可以看出)下端上端同时收缩。而由于下端原本拉伸小,收缩也就不明显了。
我们拿一比较软的弹簧,抓住弹簧的一端,然后让弹簧在重力下自然下垂,这时弹簧在其自身的重量的作用下会拉伸(伸长),然后松开抓住的这一端,我们发现弹簧下面的一端先是不下落,直到弹簧的上一端下落到弹簧几乎不再拉伸的状态时,弹簧才会上下两端一起下落了。
1、因为弹簧是软的,上端松开时下端不知道上端已松开,所以下端不动,只有上端的松开传递到下端时,下端才会下落的。
2、你若用一条下垂的绳子向下落,绳子下面的一头就几乎在你松开绳子的上一头时就开始下落了。为啥会有这个区别?因为绳子在自身的重量下拉伸的很小,而弹簧在自身的重量下则拉伸很大,所以弹簧下垂的一头要等待另一头的下落,直到弹簧不在自身的重量被拉伸后才一起下落。
3、因为松开弹簧时,整个弹簧处于失重的状态,这时弹簧受到的力就是拉伸所形成的力,所以弹簧先会完成收缩,也就是先要恢复原状,不再拉伸的状态。由于上端附近的弹簧拉伸的厉害(因为下垂时要承受整个弹簧的重量),力也大,所以上端快速缩短,向下端靠近,而弹簧下端则几乎不动。当上端向下端靠近到一定的程度时,弹簧的拉伸几乎消失,弹簧上下两端便一起向下坠落了。
相关阅读:
压力弹簧
拉力弹簧
扭力弹簧
异型弹簧
弹簧片